您好,欢迎来到河南省清洗保洁行业协会网![会员注册][会员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新版《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发布,最大亮点是?

2016-11-18 15:53:41   点击:

“标准修订最大的亮点是调整了男女厕位比例,女性与男性的厕位比例为3∶2,人流量较大地区为2∶1,而且属于强制性规定。”新版《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即将实施之际,参与修订工作的相关负责人透露。

  生理条件决定了女性如厕时间比男性长,频率也高于男性,孕妇和生理期女性所需时间更长,这意味着女性对厕所数量的需求多于男性。但“男厕所门口冷冷清清,女厕所门口‘火爆’排长队”的“冰火两重天”一幕,屡屡在各地车站、商场、旅游景点周边上演。赶上假期,城市公厕男女厕位比例不合理现象更让市民广为诟病。

  因此,提高女性厕位比例、增加女性厕位数量、解决女性如厕难问题,成为城市“公厕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标准突显的是城市公厕设计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即以男性使用为主到注重考虑女性厕位比例和数量。而“强制性”,则表明了住房城乡建设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提高城市公厕设计建设水平以及切实解决男女厕位比例不协调、女性如厕难问题的决心。在第四个“世界厕所日”到来之际,住房城乡建设部倡导的这场女厕所“供给侧改革”,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切实推动“公厕革命”。

 

修改标准,从设计入手增加女性厕位供给

 

  “根据新标准,男厕中的小便器不再单列,而是统一算在男性厕位中,这实际上是提高了女性厕位的比例。”承担《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修订工作的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援方说。

  以一个有8个蹲(坐)位的厕所为例。按照现行标准,厕所内有4个男性蹲(坐)位和4个女性蹲(坐)位,即比例为1∶1。但男厕里同时具备4个站位,即小便器,通常是没有被计算在内的。因此,实际上男性厕位数量是女性厕位数量的2倍。如果按照新标准进行改造,以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最高比例为2∶1计算,男厕有4个蹲(坐)位和4个小便器,即8个厕位,女性厕位则应该是16个,数量比现在多得多。女性蹲(坐)位与男性蹲(坐)位的比例实际已达到8∶2,也就是4∶1。“这也是我们进行标准修订时确定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在保证男性厕位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女性厕位比例,增加女性厕位数量。”张援方说。

  新标准将女性厕位和男性厕位的比例定为3∶2,那么这个数字是如何确定的?根据是什么?

  在对《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进行修订之前,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组织工作人员对8个城市的234个厕所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男女厕位数量及比例,男女如厕排队情况、排队时间长短,甚至是排队排到厕所的位置。

  “我们组织大量人力连续3年在‘五一’、‘十一’期间,每天从早晨8点到晚上8点,对7座固定厕所、9座临时厕所进行调研。经统计,总如厕人数是725855人;女性上厕所时间平均是249秒,男性是170秒。”张援方说。修订后的新标准提出“女性与男性的厕位比例应为3∶2”,而且属于强制性规定,“必须执行”。

  “这些数据是我们蹲在厕所门口,一个人头一个人头数出来的,是很‘靠谱’的。”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工程师许春丽说,“当然,这个比例并不是简单地‘一刀切’。”

  城市公共厕所的设计建设除了要与女性对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需求的日益增长保持动态平衡外,还要考虑到不同场所男女如厕人数。因此,在规定“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的比例应为3∶2”的同时,新标准给出了一个女性和男性厕位比例计算公式,即“R=1.5w/m”。其中,w为预测如厕女性人数,m为预测如厕男性人数。根据这一公式,不同公共场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灵活地确定公厕中女性与男性厕位的比例和数量。

  以女校和部队为例,因为预测如厕女性和男性人数有绝对倾斜,所以公厕里通常是没有男性厕位或女性厕位的。新标准同时提出“人流量较大地区女性厕位和男性厕位的比例应为2∶1”,而在多大人流量的情况下采用这一比例,同样是由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的。“这样规定是为了让标准能更灵活、广泛地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场所,真正从对女性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让公厕设计建设更合理。”张援方表示。

 

增加总量,从根本上保障女性“方便”更方便

 

  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对公厕使用情况调研的结果显示,造成女厕所门口经常排长队的原因除了设计上男女厕位比例失调外,厕所建设总量不足也是重要因素,在市中心、著名旅游景点周边等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地方尤为明显。

  破解女性如厕难,从设计标准上提高女性厕位比例是根本之道,而通过增加厕所总量来增加女性厕位数量,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据统计,在1994年至2014年的20年间,我国城市公共厕所数量由96234座增加到了124410座,平均每年增加1409座。为增加厕所数量,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仅结合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配建,结合市区新建楼盘、公共建筑等进行搭建,还结合道路改造、河道整治、绿地提升等进行插建。同时,引导相关单位对外开放内部厕所,利用市场化模式进行建设。但是,总的来说,现在面临的突出问题还是公厕总量不够,女性厕位不够。

  增加厕所数量,一是新建,二是改建,即把旧厕拆了原址重建。据业内相关人士介绍,在“邻避效应”下,“两方面难度都挺大,绝非易事”。尤其是改造已有公厕,往往拆除以后很难再建起来。不少单位和居民还是以传统观念看待厕所,怕脏怕臭,谁都不愿意让厕所建在自家附近。有的不仅思想上抵触,而且行动上对抗,甚至蹲在工地上阻拦施工。而急需改造或新建公厕的往往是女性如厕难尤为突出的地区。

  “当然,在公园这类公共场所和一些旅游景点,加强指引提示,让大家能够尽快找到公厕,及时分散如厕人流,对缓解如厕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张援方说。目前,在公厕指引方面,除了传统的结合路灯杆、交通标志杆设置指向牌,结合道路两侧垃圾桶、果壳箱设置公厕导向地图的做法外,还有的地方利用“互联网+”推出了“找公厕”之类的APP软件,或者在旅游高峰期安排专人指引,让市民和游客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近的厕所,大大方便了群众如厕,尤其是让饱受排队之苦的女性的“方便”更方便、更便捷。

 

完善配套,满足女性如厕多元需求

 

  一座城市公共厕所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方便”这件以前被认为关乎个人隐私、难登大雅之堂的“小事”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重视。“公厕革命”的最终目的是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如厕权、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现代城市中,女性参与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越来越多,解决女性如厕难问题已成为一件民生大事。合理的公厕设计建设,不仅有利于维护基本的公共秩序,还可以增强女性的社会归属感,让占据“半边天”的女性生活更有尊严、更从容,也更幸福。

  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从仅要求卫生清洁到具备相关配套设施,是我国城市公共厕所建设的一条主脉络。这些配套设施不仅包括最基本、最普通的洗手设施,还有根据群众诉求逐步完善的人性化设施——母婴厕所,儿童、老年人专用厕位等。对需要照顾随行儿童和老人的女性来说,这些配套设施满足了其多元化的如厕需求,大大提升如厕幸福感。

  “这个母婴厕所真是太方便了。”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商场母婴厕所里给孩子喂奶的李女士惊喜地说:“真没想到,商场还在公共厕所旁边专门设置了这么一个母婴厕所,有沙发、婴儿床,很方便。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异味儿。”

  李女士大概不知道,新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将解决厕所防臭问题。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新标准除了要求采用防臭效果好的卫生器具外,还要求地面和墙面应选用质量高、具有较强防渗功能的材料,这样即使有粪便遗洒,也不会渗透进去,积聚持久产生异味。另外,在通风措施方面,不管是自然通风,还是机械通风,都对最小通风量进行了规定,而且通风口的位置要由专业机构进行测量计算后确定,确保臭味能及时排出。同时,要求新建公厕在主要通道设通气管,既便于臭气往外排,又保证每个隔间都与室外大气连通,冲水的时候臭味不会影响到别的隔间。

  从设计之初提高女性厕位比例标准,到通过增加厕所总量来增加女性厕位数量,再到考虑女性如厕多元需求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住房城乡建设部这场女厕所的“供给侧改革”不仅将让女性如厕不再难,还将让女性如厕更幸福。 

 

上一篇:理一理“垃圾分类”与“垃圾焚烧”那错综复杂的关系
下一篇:豫清协副会长单位---宇通重工 之“除霾神器”大盘点,这门“大炮”秒杀一切!

版权所有 河南省清洗保洁行业协会 豫ICP备12016054号-1 技术支持:易科互联
地址:郑汴路与东明路交叉口北50米路西御玺大厦A座18楼1816号 电话:0371—86618039 手机:13653868064  15238663557 邮箱:yuqingxie2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