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别中招了
2025-10-27 14:31:26 点击: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该病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通常在感染后一周内出现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为3-10天,但部分患者的关节痛症状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依靠对症治疗和预防措施。
广东顺德今年7月15日报告确诊478例基孔肯雅热:由境外输入引发,均为轻症。
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蚊子叮咬感染病毒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子体内复制,再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高发区域,尤其在雨季和气温较高的季节(如夏季),蚊子活动频繁,传播风险增加。我国南方地区(如广东、云南等地)因气候适宜蚊子生长,存在输入性病例和局部暴发的风险。
典型症状
1.发热:突发高热,体温可达 39 - 40℃,一般持续 3 - 7 天。
2.关节疼痛:多为剧烈的关节疼痛,常见于手、腕、踝、膝等关节,可伴有肿胀,部分患者关节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活动。
3.其他症状:可能出现头痛、肌肉疼痛、皮疹(多为斑丘疹,分布于躯干和四肢)、恶心、呕吐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且近期有疫区旅行史、被蚊子频繁叮咬史,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痛、休息等。
减少蚊子滋生环境
1.定期清理居住环境中的积水,如花盆托盘、水缸、垃圾桶、废旧轮胎等,这些都是蚊子产卵的主要场所。
2.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及时清扫垃圾,避免杂草丛生。
3.对于无法清理的积水(如池塘),可投放灭蚊幼虫的药剂。
个人防蚊措施
1.穿着防护:在蚊子活动频繁的时段(如清晨和傍晚),尽量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选择浅色衣物(蚊子对深色衣物更敏感)。
2.使用驱蚊产品: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涂抹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驱蚊剂;在室内可使用蚊香、电蚊液、灭蚊灯等。
3.物理防护: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子进入室内;睡觉时使用蚊帐,尤其在疫区或蚊子较多的地方。
1.尽量避免在蚊子活动高峰时段前往草丛、树林、竹林、池塘等蚊子密集的区域。
2.若需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行,提前了解当地的疫情情况,做好充分的防蚊准备,旅行期间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上一篇:高新环保——高温下的城市美容师:扫帚为笔,汗水为墨
下一篇:半程风雨淬成钢 下半年里再开疆 河南畅新召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